领土领海领空是我们的物质家园,民族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家园的完整与残缺和贫穷与富庶可以直观地看到,精神家园的承传与丰富和断裂与消失无法迅速直观地感知。物质家园的完整能用武力维护,精神家园的承传与丰富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体力行。古琴、书法、国画、茶道、太极、哲学、养生是传统文化中和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精粹,接触、了解、掌握、运用传统文化就是维护并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不仅是血缘意义上的中国人,同时也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是中国人。身即是家。 我们是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我们尽力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我们希望传统文化的精髓能深入到所有中国人的思想和行动中,使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现代科技、经济共同组成我们的生活。我们希望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呈现传统文化中的有序、和谐、稳定的风貌,我们的劳动成果——精神的财富和物质的财富能体现传统文化中的精致、典雅、完美的风格。 我们的网站是公益网站,由个人出资注册,蜀派琴人义务制作网页并维护,所有文章均由作者亲自授权并慷慨捐赠。这些文章对从事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作者来说是体力和脑力双重劳动的成果,是他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网站所登文章采取实名制,作者愿意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作者来自各年龄组、各行各业——有年过九旬的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远在加拿大年过八旬的吴门画派画家周士心先生,年过七旬学贯中西的中国画研究员徐书城先生,年过六旬的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授李祥霆先生,地理学教授吴门古琴传人汪铎先生、科技工作者梅庵派古琴传人王永昌先生,古琴演奏家岭南派传人谢导秀先生,天津大学副教授陈式太极传人陈武星先生申云琴女士,古书画研究员杨新先生、单国强先生,传统美学教授曹利华先生,年过五旬的中国社科院佛学研究员魏道儒先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孟嗣徽女士,年过四旬的蜀派古琴传人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曾成伟先生,浙派古琴传人王政先生,书法家宫双华先生王文英女士,茶道专业教师于影女士,年过三旬的天台宗传人净旻法师,年近三旬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林女士等等,还有很多的作者不能一一列举,网站参与者愿意和所有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人一道守护和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 范煜梅 |